春天即將結束的時候,瑪塔諾與大學好友在十種選擇中點落師大商圈,
在近日沸沸揚揚的住商議題中,我們決定重返暌違之地。
所謂的商圈,其實更多過日子的態度,
我相信沒有這些店家,(或者文創產業?)
師大不會是一個更適人居的地方。
走路途中,我們偶爾會舉起手來說:「可惜沒有聰明手機,不然就可以知道那條是什麼路了。」
幸運的是,我們沒有小小螢幕上的地圖、沒有敏利的方向感,
所有的街道,都是書裡的油墨,流經自己的青春歲月。
輕熟女二枚,走過雲和泰順龍安麗水溫州青田,
想去卻一直沒去的店,現身眼前,
但我們滿足於不斷移動的步伐,店內雲集賓客的歡鬧聲拉不住我們,
四個小時聽微風低語樹葉摩娑,以及友誼呼喊萬歲。
↑泰順街上某戶人家種了一排桑椹,鮮嫩紅果好迷人。
↑被綠包圍的門楹,好像森林小精靈的家喔!
↑因為愛上這隻木馬,所以情願在附近瞎繞20分鐘,也要進來用午餐。
↑玄關。但是我們沒進去。選擇在戶外抽煙區用餐,倒不是我們要抽煙或愛煙味,只是為了那輕輕的風以及微微的光。
↑為了拍照,還是走進來。店裡的沙發很多破洞喔,感覺滿奇妙的。
↑我們的位置。
↑失眠睡不著的時候,這裡有音樂聽,有酒喝。
(因為被抗議的關係,這附近的店家門口都立起「晚上十點後請輕聲細語」的牌子。咦,好像是十二點。)
吃完午餐,我們的亂晃行程正式展開。
↑新舊壁壘分明。
↑怎麼走都不會膩的溫州街。
↑台大校產,貼了都更公告。
↑常常深夜在臉書上看到食堂掌櫃寫好喝的茶,有勁的酒,而我,終於在某個下午走到這裡了,就在一棵榕樹邊。
↑波黑對面的店,以前從未聽過,但店名很可愛。
↓店旁一棵楓香才是真正吸引我的。
↑這榕樹拓展地盤的氣勢和那家柑仔店的CD吊飾一樣高調招搖啊!
↑瑠公圳支流。(之前在雜誌上看到照片好漂亮啊!)
然後我們走過辛亥路。
接著到了新生南路。張小姐驚訝地說:「時時樂已經倒了嗎?」
惆悵歸惆悵,她還是在這裡買了烤地瓜。
↑每次走到這裡,總想起大三下學期為了拍紀錄片,有二個月的時間幾乎每週在這附近出沒二次。當時對面的大安森林公園還只有樹苗呢!
↑也是百走不厭的青田街。又見到天空中的珊瑚。
↑在麗水街發現的高級法式點心坊,一人買一塊麵包,心裡盤算要找個公園坐下來享用。雖然最後是走到永康街的烘焙者咖啡,並且沒有一起吃麵包。
↑嘻~好老派的店名喔!
(一次po很多照片感覺好怪,而且寫完最前面那些話,就覺得照片好像多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