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深信每個人都有一個位置,不論這個位置的標籤是情感是事業或什麼其他值得搬張椅子來坐的點,一定一個人有一個位置。但這個位置在哪兒,又或者椅子精巧與否,則不是全然命定的,端視你如何努力以及努力多少。
最近常常有心急的家長來要我督促他們的孩子好好念書,我就會把這樣的想法講一次,然後說:「既然都會有位置坐,就不用擔心吧!孩子想不想念書,以及是不是念書,對未來的影響就算大,但絕不至於到了不念書就沒出息的地步啊!重要的是他的價值觀還有往後的人生他學會了、懂得了該對自己使多少力。」
聽見我這麼說的家長,莫不對我投以怨懟的眼神。但說真的,如果你的孩子到了人生該做出選擇的時候比較傾向於輕鬆愉快的事情,而不願意加把勁爬到世人以為是高一點的位置,那我是真的不想勉強彼此了。(於我是為師者的期待落空,對孩子們則是令人生厭的嘮叨。)我累了。這幾年我總是對這些孩子耳提面命,有時經驗分享,有時講故事,有時舉實例,有時厲聲責罵,不論形式如何,但總是勉勵的行為,只是太頻繁地出現,讓我自己有丟顆做了記號的石子入海又企圖尋獲的渺茫疲憊。而這種沮喪,愈來愈不是一、二個懂本分的孩子的努力就可以安慰的了。
「如果你希望孩子有成就,恐怕要關注的也不只是成績吧?」這是我最想對家長說的話。但從未說出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