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行程安排,
第二天我們要早起去南丫島,然後到半島酒店享用下午茶。
我不喜歡甜食,因此對這個安排最大的期待在於不必花大錢搭飛機去英國就能體驗道地的high tea。
不過前一天在太平山頂排隊等小巴下山時,
與同伴心有靈犀地聊起一整天花在排隊的時間,以及被阿陸惹得極端毛燥的心情,
因此決定把排隊等下午茶的時間(半島酒店下午茶不接受預約)用來好好睡一覺,
然後輕鬆優雅地前往南丫島享受連香港人都喜愛的度假氛圍。
我跟梁小姐早起慣了(嗯,這麼說我自己我也有點害羞),
二人早上六點多就醒來,
東摸西摸之後自以為還很早地下樓吃早餐,
沒想到餐廳裡人滿為患,
幸好酒店貼心地提供外帶早餐,
不想人擠人的我們就提著非常不環保的早餐回房間了。
(當下我心想:「這樣綠在哪?」)
外帶早餐有:白粥、炒麵、丹麥麵包、水煮火腿、歐姆蛋、香蕉與很不天然的柳橙汁。
裝在保麗龍盒裡,讓我對地球與自己的身體都非常有罪惡感。
這早餐分量好大,所以我只吃完(超級美味的)粥與麵包和(還沒熟的)香蕉。
炒麵堪稱美味,但太油了不敢吃完;歐姆蛋沒加黑胡椒對我來說太腥,所以只吃一口就放棄了;
水煮火腿有一股說不上來的怪味,更是無法下口;
至於很不天然的柳橙汁,只用聞的。
雖然早餐內容不佳,但不用在鬧哄哄的餐廳裡等著拿取自己想吃的食物讓我們感到輕鬆。
早餐後趁著張小姐與旅遊總監還在梳洗,我和梁小姐出門採買生活用品。
(是的!下雨沒傘加上好朋友來訪又要買水,只好把旅遊地當成自家生活圈。)
我和梁小姐二人像劉姥姥進大觀園,
邊走邊張望,看見有趣的就停下來。
最讓我驚奇的莫過於香港人賣涼茶的方式:
把各式涼茶和龜苓膏裝在瓷碗內,蓋上一片方形厚玻璃片,擺在攤頭,
客人來了就掀起玻璃片拿起碗直接喝,喝完付錢走人,
然後老闆把碗收走,盛一碗新的重新擺上。
看見這種賣茶方式我驚訝得連拍照都忘了!
我跟梁小姐二人站在店外討論老半天,
因為當時身體忌冷,對溫補茶類又沒興趣,所以空手而返。
此時想想,那種買茶方式雖然環保(完全沒有製造任何垃圾)但內心還是存有疑慮啊!
因此就算不顧忌身體大概也不會買。
(不過若坐進店裡,店家送來瓷碗裝的湯,我會覺得怪嗎?所以我真的大有問題啊!)
再往前走,看見有趣的店頭布告:
不知是星期日店休或時間仍早,總之店沒開,不然真想進去問看看甚麼是桂花香荔枝。
「萬眾期待,令人回味不止」這句我要學下來!
也看見一家鐵門窗公司,擺了非常有趣的「三普露」在店外。
原來門叫「閘」啊!
對香港、澳門這種節省空間的大門有說不盡的喜愛,
尤其紅門總有故事多的氣息,讓我嚮往不已。
要不是劉爸已經退休,真想拜託他仿作。(當然要請劉爸重新設計為可以通風的。)
這展示架也使我入迷。
為什麼台灣沒人用這種鐵窗了呢?
劉姥姥除了東張西望與買日常用品之外,還要買一日不喝就氣息奄奄的咖啡。
可惜的是昨日抵達時便決定「交關」的咖啡店沒開,
只好委屈自己喝一下STARBUCKS。
怪的是小星星的店員竟然用英語打招呼與詢問要買甚麼,
我心想:「我長這樣你為什麼要跟我講英語?」
但還是配合她一下。
不過這件事讓我注意到我們下塌旅館附近的咖啡館店招與櫥窗通通是英文,
沒注意看也就算了,一仔細瞧,店裡坐的都是金髮碧眼的歐美人士哪!
但明明走在路上不覺得阿兜仔特別多啊!
有空的話來買歐美人士都很愛的旅遊書研究一番吧!(是有沒有這麼認真?)
一小時左右的街頭考察結束,另二位旅伴也已用餐完畢,
於是我們打的前往中環碼頭,搭船去南丫島。
(不是我們要當貴婦,而是有四個人分攤計程車費,
加上目的地明確,可以省去走路耗時以增加停留時間,
因此搭計程車很划算。)
在船上時沒有拍照慾望,隨便按一下快門,應付而已 :p
太平山頂的凌霄閣從遠方看起來很迷你。(我實在不喜歡那造型。)
傻傻分不清這樓與那樓。
(下回要拿出去柏林的氣勢,至少把最高的幾棟樓摸清了再出發。)
大約30分鐘抵達南丫島榕樹灣碼頭,等船停穩時就受小島景致吸引。
才下船,就在碼頭上就驚呼連連,
「好漂亮喔!」不知說了幾次!
我們要進村了 :)
在台灣也只有鄉下才能見到這種花色的小口磚,
忍不住多看一眼。
還有那門上紅花窗,
竟給我一種燭火正盛的感覺。
信箱上那李字紅聯好醒目,
一副辦喜事的模樣。
看見如此靜謐的住家,
忍不住想起自己和妹妹一天到晚在臉書咒罵宜蘭觀光業過度發展導致我們在地人不便,
然而此刻我自己也是討厭的觀光客啊!
而且我還走到觀光大街後的小巷弄偷窺 :p
不過踩著一道短梯,然後推開一道小鐵門回家這種事,
於我有致命的吸引力。
嫻靜的住家就藏在二家pub身後的巷子裡,
這二家pub也是一副為了觀光而生的樣子,
外表漆了明亮的藍(叫不出那藍的顏色,但不是土耳其藍),
所以沒有多拍。
倒是這張小小的GUINNESS海報有舊時代氛圍,讓我多看一眼。
往前走不了多久就遇到「南陵金卷食品」,
一個不小心我們把原本用來品嘗半島酒店下午茶的預算通通花在這裡啦!
既然以此為店名,就是招牌啦!
試吃之後果然風味非凡,買!
這個叫「椒鹽白飯魚」的東西真的太下飯!買!
還有左下角只露出一點身影的「香辣蝦乾」根本只應天上有!美味至極!買!
(香辣蝦乾在現場沒拍,買回家後是來不及拍就直接下肚了。而且香辣蝦乾還受我家二位精明主婦誇獎,害我後悔沒買20盒!)
上環檸檬王賣到斷貨的乾草檸檬,在這邊也買得到。
試吃之後滋味不差,買!
偷拍南丫島貴婦團。
我們買到老闆娘不惜成本地開新貨讓我們試吃,
買到無法把「手信」提著走只能寄放。
買到老闆跳出來保護有人預訂的金卷以免被我們買光,
買到老闆要掛售罄的牌子......
(看起來半島酒店下午茶的預算可以換很多伴手禮。)
既然買那麼多,拍照一定沒問題啊!
老闆非常配合,害我很害羞哩!
這個老闆只會講廣東話和英文,然後我們用英文講了老半天之後老闆娘跳出來問:
Are you from Singapore?
幸好老闆娘沒有說我們from China,否則當場翻桌走人!
對了,要特別介紹照片右邊的鹹魚,
因為老闆不斷強調鹹魚是香港人最愛的食物,我們一定要嚐嚐這種道地美食,
他不斷推銷,說可以幫我們切好,就當點心零食一樣地包進行李一定可以帶回家,
甚至熱情地拿一條讓我們聞,但那味道讓我退避三舍,
當然不可能買啊!
倒是老闆如此積極,成功地讓我注意鹹魚了,
當天晚上在中環碼頭看見推銷香港特色的大幅廣告,
鳥籠、熱水瓶、麻將、叮叮車......大部分都是以前就知道的,
沒想到鹹魚也在其中!
回來後上網查詢,鹹魚真的是香港的經典食物之一啊!
提供文章一則:http://www.com.cuhk.edu.hk/ubeat_past/050468/saltfish.htm
店旁正在曬的魚乾,不知是不是之後會進其他遊客的肚子?
一路走一路逛,
旅遊總監與我我買到滿意的明信片,梁小姐和張小姐買了滿意的花布包,
短短的街沒讓我們失望。
再往前走,遇到行程表中的「南島書蟲」,沒開!
我們好失望,怎麼觀光地會有休周日的店呢?
拍了對面南島書蟲咖啡館的經典鐵門,悻悻然往前。
因為此行不為看廟,加上不方便,所以只是打廟前經過。
有位老太太(照片右邊穿花衣服那位)在廟前見著遊客就上前講一句話,
不知為何聽不懂粵語的我非常確定她在央請遊客添油香。
這讓我想起去澳門時每到一間教堂,就會有穿著保全制服的大嬸上前兜售紀念品(因為澳門幾乎每間教堂都是UNESCO認證的文化遺產)。
走過榕樹灣大街(幫另一群遊客拍了合照之後,自己竟然忘了拍榕樹),我們要去找亞婆豆腐花。
據說只要跟著遊客走就會找到,
但是我們一直沒看到其他遊客啊!
半路停下來休息,順便拍拍小島上的住家。
很喜歡這種陽台,長長一道。
以寬度而言,擺得下躺椅納涼或看書,
剩餘的部分,就留白吧!(我理想中是要鋪上日本枯山水般的白石。)
(奇怪的是他們的鐵窗不像我們的裝在窗外,是裝在窗內的哩!
但我的問題就是一看到新奇的東西,就忘了拍照......所以沒有近照可看。)
當時的影子也誘人,配上現在台灣不太容易見到的外牆磁磚,很有復古氛圍。
不過不能落後同伴太多,所以隨便拍一張。
要我說這鐵門漂亮,是有點為難,
但它像一份譜,莫名地有股旋律浮上我腦海。
因為一直沒有見到其他遊客,所以我們找不到亞婆豆腐花,
那麼,以下這些就是迷路風景囉?
這幾棟房子似曾相識,因為舊家附近也有類似的啊!
好像是一間周日休息的藝品店或美術教室,
貼心地在門口擺上船班時間表,讓經過的旅人有個底。
「舊」應該是我人生關鍵字,所以不拍不行!
因為時間不夠,所以這次無法探知舊村到底為何而舊(不算認真的google後,發現沙埔舊村好像有很多民宿與旅館),
就待下次大夥兒能悠閒以此為停駐點時再探索。
這小巷,是中國庭院再現嗎?
短短一段,有曲有折,
若說是文人風骨(三顧茅廬那一類的),
我倒更希望直截了當。
自從有第四台之後,就不需要電視天線了。(台語好像叫做「吊高啊」?)
小時候只要電視訊號不清楚,爸爸就會到屋頂去,
將天線往右轉再往左轉,
我們則在一樓大喊:「再回去一點!......好了!好了!」
但是,我們台灣的電視天線有這麼像魚骨頭嗎?
迷路的我們竟然有意外的收穫!
原本以為店休的南島書蟲原來只是沒那麼早開門而已,我們如願以償。
進店裡才坐定就發現一股清涼襲來(不是冷氣大開那種逼人的冷),
加上店員服務態度不差,我們也順利換到窗邊座位,
因此心情大好!
(好像有許多人受不了香港餐飲業服務人員的態度,
但我必須說我們到香港的三天都受到很好的服務啊!
莫非飛機上誤以為我們是貴婦採購團的二位少女預感正確?
所以我們真的一直受到貴婦般的待遇?)
我沒騙人,鐵窗真的裝在室內!
南丫島歐美人士之多,有讓我嚇到!隨便亂拍也捕到一位。
南島書蟲的飲食純素也保證有機,而且不像傳統港式飲食一般重鹹,
讓我們的味蕾得以休息。
涼麵、豆渣漢堡、生機飲料都美味至極。
更讓人開心的是店裡非常安靜!
周圍多是穿著運動裝操著粵語的港人,
我們猜想他們大概是從香港島或九龍前來健行的港人,
大家輕聲細語討論生活中的瑣事,
這種氛圍讓我們陶醉,
也使我們得以悠閒享受一頓安靜愜意的午餐,
一定不輸週日半島酒店的下午茶!
(前一天被中國遊客吵到怕,
猜想半島酒店會有很多中國遊客的我們不得不感謝上蒼,
讓我們在南丫島享受真正悠閒寧靜的度假氛圍!)
用餐完畢,盡情地拍對面的BOOKWORM CAFE。
這是一家店,卻有自家書房的氣息,
我陶醉不已!
由於我們此次香港行的目標是「不趕」、「不貪心」,
所以沒有真的走遠到洪聖爺灣去(這件事好像讓金卷店的老闆娘極度驚訝,但我們就不是海灘咖啊),
等回程的船時,還有一點時間可以在街上張望。
一定要拍芥藍菜的原因在於我認識的第一道港式菜餚好像就是蠔油芥藍。
這對夫婦以及她們的女兒是來南丫島度假的嗎?
這位有衝浪fu但帶著殺氣的阿兜仔也是來南丫島度假的嗎?
南丫島上歐美人士之多(而且常常是一家子人),
應該都是受美麗沙灘吸引而來的吧?
而且他們自己買菜下廚,我猜想是到這邊來租附廚房的度假小屋,
所以可以盡情享受小島氣息。
(我一定要去買他們喜歡的旅遊書來看,好弄懂為什麼。)
我覺得這間度假屋應該是港劇裡私奔的年輕男女會選擇落腳的地方。
能夠月租的度假屋,是不是說明了這座小島具有迷人的吸引力?
其實我愛的是它的地磚,但怕認真拍會被要求交出記憶卡,以確定沒有拍到偷情的顧客......
(嗯......我承認自己很愛演 :p 但是「時租」真的讓我在發哥的故鄉演很大啊......)
我應該不會在艷陽下選擇於此用餐,但非常感激店家於此安排簡易的位置,
讓旅人不落座,卻也能與影共舞。
嚴格說起來,這是非常不香港更不南丫島的一面牆,
但下午四點的小島陽光,誰能抗拒?
關於陽光,這是另一種解釋。
2014年6月29日正逢全民投票最後一日。
就算我能投票也不具意義(可悲的是香港人站出來投票也不見得有作用),
但我內心致上最高祝福。
自由,是我們踩上這座小島的目的之一,
沒有理由香港人不得享有。
即將離開南丫島,這座我們稱不上來過(因此一定要再來一次)的島,使我們眷戀不已。
海產店水族箱上的倒影,比名為「象牙蚌」的海鮮更吸引我。
火力發電廠的三根煙囪是旅遊書上所說的「地標」,
但我看到的,是翱翔天空的鷹。
即便香港高樓滿據,
驕傲的鷹卻不曾遠去,
致使我盤算要找個適合賞鳥的季節前來。
(儘管我根本不懂鳥,但我可以感受甚麼是適合鳥的地方。)
前往碼頭乘船,不善於使用相機的我將錯就錯,
把南丫島漁船的印象留在此番不真實的世界吧!
若有下一次,我會做足功課再來,
希望能看懂它們的排列。
若說南丫島有什麼讓我不滿意的,就是沒營業的郵局啊!
(但是人家為什麼要在星期天為了我而營業呢?哈哈!)
這種停腳踏車的方式,就是很怕腳踏車被偷吧?
旅遊總監告訴我住在南丫島但在香港本島上學上課的學生與社會人士應該不少,本題答案就揭曉了。
(坐30分鐘的船換10幾分鐘的地鐵或行走路程去上班上學,跟住在汐止但在台北市區上班差不多啊!)
令人眷戀的南丫島夕陽。
要我坐在這光影面前直到它消失我都願意!
我是反應非常慢的英文老師,
船都要來了,我才赫然發現「士多」就是store啊!
在榕樹灣碼頭等船時最深的感受就是「安靜」,
而且沒有一群人擠在閘門前嘰嘰喳喳個不停。
不是我們對中國遊客有偏見,
但能分辨中國遊客口音的我們即使閉起眼睛沒看見金髮碧眼,
也能知道周遭只有港人與歐美人士。
(而且很幸運地見到提著鳥籠的港人 :) )
即使船來了,大家也是不急不徐地上船找位置就座,
完全不像前一天等太平山纜車時還要跟中國遊客戰鬥!
(可笑的是戰鬥不為插隊,而是不被插隊!)
黑頭髮很多,但沒有怕搶不到位置的人。
有這個值得稱許的上船經驗,我們覺得接下來的行程一定也讓人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