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曾經說過:「小孩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有一棵樹。」因為我的求學過程中,都是樹。

小學時有楓香,是藏在學校不為人注意之處的一排楓香。那條小道現在仍然陽光迤邐,卻不是當年稍具神祕氣息的模樣,而是學校主要的出入口了;佇立在那兒的,也不是楓香,是小葉欖仁了。

DSCN6766.jpg 

國中時,陪伴我的是木棉,雖然遠非木棉夾道的盛況,但因為教室就在木棉樹旁,所以木棉花落之後,就有棉絮隨風進入教室,有個我們暱稱郭郭的同學,手很巧,用家政課縫娃娃剩下的布料填了她一天一天收集來的棉花,做了一個小手枕給愛唸書、寫信、傳紙條的我。

剛進羅高時,對於大操場非常興奮!因為東光國中並沒有大操場,運動會、園遊會都借用鎮公所管理的綜合運動場,是風來時沙土漫天飛的那種操場,灰灰的顏色不好看,萬一跌倒也很痛呢!但羅高的操場是紅色pu跑道,被包在中間的綠草皮與一望無際的藍天,簡直是世界最美的顏色了!更迷人的是操場外圍的草地上有許多落羽松,冬天枝椏看似蕭條,明晰的線條與外型卻是我們幻想身處異國的浪漫之源;春季宜蘭多雨,在走廊上穿梭的黃色人兒當中,必有一個小矮個兒以極不規律的步伐走走停停,只為了能看清雨中的落羽松是否在如織的綠葉上掛了成串晶瑩水珠;夏日的落羽松則是我們課間休息的大陽傘,偶爾我們會在午休時間偷偷跑到樹下,去跟圍牆外的五歲小孩兒聊天,真希望灑落的陽光會讓五歲小男孩兒永遠記得這二個看似夢幻的姊姊。

就讀的學校一直都有大樹的我,踏入政大的第一個感覺好失望!樹在哪兒?不是說政大有80%都是山嗎?怎麼沒有樹?哈哈!真是蠢人兒一隻!根本連坡都沒走到,哪兒來的山呢?但後來發現我們上課的井塘樓在山下,還真鬆了一口氣,尤其是冬天「厚雨」不輸給宜蘭的木柵,每天撐傘走上山上課可是苦差事一件。當時我有莫名的堅持,亦即我阿爸是登山嚮導,我怎麼可以丟他的臉,連這等簡單的爬坡路都不肯走,加上不愛等待,所以除非與室友同行,我很少搭校內公車。因此我總是提早出發,上山的那條楓香道就有了美好回憶,而不是急沖沖地趕上課的無奈與氣憤。尤其是臨畢業的那段日子,楓香對我而言不只是透光的紅與發亮的綠,還有一雙手的溫柔與踏實的疼愛。

DSCN9543-pola.jpg ←有楓香的回憶都好美。

而台東大學,則是因為校區小,所以一排藏在穿堂後的菩提就顯得壯觀,風來時的沙沙聲總使我有席地而坐的衝動。而且使我想起羅高門口那排菩提。小華為我拍的紅榜就有菩提葉影。

2a -003.jpg ←這是過期的waiwai廣角即可拍拍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ta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